您现在的位置是:专栏 >>正文

我们十载们一起追过特币那加密江湖的比大佬些年浮沉

专栏8人已围观

简介2013年的冬天格外热闹,比特币价格首次突破1000美元大关,无数年轻人围着电脑屏幕,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个闪着绿光的数字。那时候谁能想到,一个叫赵长鹏的程序员在朋友随口一句"要不要看看比特币"的邀约下,就此踏上了一条改变人生的不归路?大佬们的2013:命运的分水岭那年发生的故事,现在回想起来简直像部加密版的《建国大业》。Binance的CZ还在给别人打工,何一刚从电视台主持人转型为"币圈一姐",李林... ...

2013年的冬天格外热闹,比特币价格首次突破1000美元大关,无数年轻人围着电脑屏幕,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个闪着绿光的数字。那时候谁能想到,一个叫赵长鹏的程序员在朋友随口一句"要不要看看比特币"的邀约下,就此踏上了一条改变人生的不归路?

大佬们的2013:命运的分水岭

那年发生的故事,现在回想起来简直像部加密版的《建国大业》。Binance的CZ还在给别人打工,何一刚从电视台主持人转型为"币圈一姐",李林和他的小伙伴们窝在北京某个小办公室捣鼓火币网。最戏剧性的要数吴忌寒和詹克团这对"矿机双雄"的相遇——一个金融才子,一个技术极客,谁能想到他们后来会闹得那么僵?

更让人唏嘘的是那些外国面孔:19岁的V神在白纸上涂涂画画,33岁的Gavin Wood读到这份涂鸦时激动得手抖;Charles和BM这对欢喜冤家刚开始他们的创业之旅;而刚毕业的孙宇晨,可能连自己都想不到日后会花3000万和巴菲特吃午饭。

幸存者偏差:光环背后的真相

每次听这些"造富神话",我都忍不住想说句实话:你们只看到了金字塔尖的那1%,剩下99%的"老韭菜"现在可能连提都不敢提当年的事。就拿我自己来说,2013年入场的老玩家,现在钱包里还躺着几个当年高价接盘的"纪念币",想起来就肉疼。

你看那些成功的大佬,基本上都来自两个圈子:要么是懂代码的极客,要么是玩金融的老手。前者能把白皮书当小说看,后者则把K线图当藏宝图。说到底,在这个行业活得好的,都是带着看家本事来的。

投资方式:人性的试金石

说到投资方式,我见过最魔幻的现实是:玩合约的朋友个个都当过"百万富翁",但最后能保住利润的凤毛麟角。有位老兄2017年靠杠杆赚了套别墅,去年见面时却在送外卖。反倒是那些"死拿"比特币的"老实人",现在一个个闷声发大财。

这让我想起华尔街那句老话:"牛市里每个人都是天才。"区别就在于,有人当真了,有人清醒着。

心态决定结局

观察这些年身边人的起落,我发现成功者大概分三种:

第一种是把加密货币当信仰的"布道者",比如CZ这种all in的狠角色;第二种是冷静的"机会主义者",该进进该退退;第三种最惨,是被FOMO情绪支配的"跟风者",总是在最高点All in,最低点割肉。

说来讽刺,往往第一种和第二种人都能赚钱,区别只在于第一种人可能会说"我不在乎钱",而第二种人会老实承认"我就是来赚钱的"。

下一个十年:谁主沉浮?

写完这些,我突然很想知道:现在正在读这篇文章的你,会是下一个十年故事里的主角吗?也许此刻正有个大学生在宿舍里研究DeFi,或者某个程序员在熬夜写智能合约。加密世界的魅力就在于,它永远会给新人留一把椅子。

不过说真的,下次牛市来临前,建议大家先做两件事:1、认真读完比特币白皮书;2、对着镜子问问自己"我到底属于哪种人"。毕竟,在这个行业里,自知之明比什么技术分析都值钱。

Tags:

相关文章

  • 资深交易员李隆:10.12比特币以太坊市场深度解析

    专栏

    说实话,在这个鱼龙混杂的币圈里混迹多年,我最大的感悟就是:跟对人太重要了。就像老话说的,与凤凰同飞必是俊鸟,与虎狼同行必是猛兽。投资这事儿吧,风险和收益就像一对孪生兄弟,关键是要找到那个平衡点。当前市场观察眼下的以太坊行情让我想起了去年这个时候,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。从技术面来看,ETH这几天的走势简直就是教科书式的疲软,高点一个比一个低。让我用个形象的比喻:就像一个马拉松选手跑到最后几公里,双腿灌... ...

    专栏

    阅读更多
  • Optimism再次出手!1900万代币空投点燃社区热情

    专栏

    加密货币圈又迎来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!知名Layer2解决方案Optimism最近搞了个大动作,向3万多个活跃用户钱包直接空投了近2000万个OP代币。这已经是他们第三次举办这样大规模的空投活动了,不得不说,在激励社区参与这件事上,Optimism真是下了血本。为什么这次空投值得关注?记得今年年初的时候,Optimism就曾经因为慷慨的空投策略在圈内引发热议。而这次的空投#3同样诚意满满,但玩法更加... ...

    专栏

    阅读更多
  • JPEX乱象:当网红经济遇上监管真空,香港加密市场的第一记警钟

    专栏

    香港的加密梦想刚刚起步,就被JPEX这盆冷水浇了个透心凉。说实话,作为一个长期观察金融市场的业内人士,看到这种乱象真是又气愤又心痛。一场荒诞的监管博弈9月13日那天,我正在中环的咖啡厅里翻看证监会的最新通告,突然就被一则点名公告吸引了目光。这不是普通的监管警示,而是香港加密新规实施后的"第一案"。JPEX这家打着"全球领先"旗号的交易所,居然连最基本的运营牌照都没有。让我印象深刻的是JPEX的反应... ...

    专栏

    阅读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