必看避开这目才区块业者远体创,你能走的项得更些法链媒律坑
区块链这个圈子最近几年真是热闹非凡,我作为一个经常和区块链创业者打交道的人,见证了太多人兴冲冲进场,结果被法律问题绊倒的故事。今天我就跟大家掏心窝子聊聊,做区块链媒体到底要注意哪些法律红线。 记得去年有个创业者找我咨询,他的区块链资讯网站刚上线就被投诉了。原因很简单,觉得国外文章好就直接翻译过来用,连个署名都没有。这种做法在圈子里太常见了,但真的不可取。 我的建议是: 1. 转载一定要取得授权,哪怕对方说"随便用"也要留下书面证据 2. 原创内容一定要加上水印,我们律所处理的侵权案件里,有水印的维权成功率能高出30% 3. 建立内容审核机制,别让编辑为了KPI随便"搬运" 前几天刚看到新闻,某大型区块链媒体因数据泄露被重罚。说实话,很多创业者对数据保护的认识还停留在"把密码设复杂点"的阶段。 根据我的经验,用户数据保护要做好三件事: - 收集信息时要像追求对象一样谨慎,不该要的别要 - 存储数据要像保管珠宝一样用心,加密措施必不可少 - 出了事要像消防员一样迅速,72小时内必须上报 有个客户曾经问我:"律师,我们就发个行情分析,应该不犯法吧?"结果我一看,文章里全是"稳赚不赔"、"闭眼买"这样的字眼。在当前的监管环境下,这种内容简直就是给自己埋雷。 特别提醒: * 坚决不能为ICO站台,这已经写进刑法了 * 行情分析一定要加上"投资有风险"的提示 * 涉及金融的内容,建议找专业律师把关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。我的建议是:如果内容涉及交易、代币发行等敏感话题,最好做地域限制。但如果是纯技术讨论,只要做好内容审核,服务国内用户也无可厚非。 最后说句心里话,在这个行业见过太多因为忽视合规而翻车的案例。与其事后补救,不如从一开始就建立完善的法务体系。记住,走得稳比走得快更重要。版权问题:别让"搬运"变成"偷窃"
用户隐私:别让数据成为定时炸弹
合规红线:这些雷区千万别踩
国内用户:接还是不接?这是个问题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卡尔达诺(ADA)在熊市中逆袭:这次真能突破1.5美元大关?
- 360万美金灰飞烟灭:Raft协议遭闪电贷攻击始末
- 重磅!Starknet STRK代币即将来袭,这次真的不一样
- 比特币的那些数字文物:铭文协议的演进史
- FTX清算风暴后,比特币反弹信号真的来了吗?
- 当以太坊吹响冲锋号:抓住这轮加密行情的黄金机会
- 印度3亿美元加密骗局惊天内幕:警察竟成帮凶
- 从巅峰到谷底:OETH为何失去LSDFi王者光环?
- 比特币现金狂欢背后:盛宴能持续多久?
- 比特狂潮再现:ETF审批窗口开启引爆市场热情
- 寒冬里的坚守:Web3创业者如何穿越周期迷雾
- 当DeFi遇上NFT:一场颠覆传统金融的完美风暴
- 纽约ETH黑客马拉松2025:10个让人眼前一亮的区块链创新项目
- BRC-20代币ORDI上演疯狂行情:83%暴涨背后的权力游戏
- 以太坊又到关键节点:2030美元这道坎到底能不能过去?
- 区块链周报:行业风云变幻,监管收紧与技术突破并存
- 币股融合新篇章:从数字黄金到价值引擎的华丽转身
- 莱特币用户暴增:这组数据告诉你为什么不该错过
- 赵秦川:比特币盘整蓄势,以太坊错失良机后的布局思考
- 家用静音服务器大PK:JASMINER X16-Q为何让我眼前一亮
- 搜索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