绑死深思思跟区块链吗业迷真的值得的行非要
每次聊到web3,大家条件反射就会蹦出"去中心化"这个词,然后顺理成章地把区块链技术往这个话题上套。说真的,这已经成为行业里的一种思维定式了。我这些年参加各种web3论坛和会议,发现90%的讨论都在围绕着"区块链怎么支持web3"打转。但我觉得,咱们是不是该换个角度思考了? 我特别想提醒大家的是,区块链确实是个好东西,但它本质上就是个数字账本系统。回想2008年中本聪发明比特币的时候,人家就是为了解决双花问题——也就是怎么保证同一笔比特币不会被花两次。这个系统设计得确实精妙,但它最核心的特性"强一致性",对web3而言真的那么重要吗? 打个比方吧,比特币就像是一个精密的银行系统,而web3更像是整个互联网社会。我们在现实社会中,难道每个人都需要知道全世界的每一笔交易吗?显然不用。同理,web3为什么非得要求全网数据完全一致呢? 我经常用现实社会来思考这个问题。假设我发条朋友圈说"今天北京天气真好",我邻居可能看到的是"雾霾严重"。这种信息不一致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吗?完全不会!因为社交网络的核心需求是信息的自由流通,而不是全网数据强一致。 事实上,web3真正需要的是两个基本保障:第一,能确认信息是谁发的;第二,确保信息在传输过程中没被篡改。这就像我们平时发邮件需要数字签名一样,既简单又实用,完全不需要搞那么复杂的共识机制。 说到这儿,不得不提区块链著名的"不可能三角"理论。简单来说,去中心化、安全性和可扩展性这三样,你最多只能要两样。比特币选择了前两者,所以它的TPS(每秒交易量)连Visa的零头都不到。 但web3不一样啊!它最需要的是啥?是让亿万用户能流畅使用的体验。想象一下,如果每次发个社交动态都要等十分钟确认,这样的web3谁会用?所以我觉得,web3应该选择去中心化和可扩展性,适当放松对强一致性的执念。 作为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者,我越来越觉得区块链可能只是web3生态中的一个组件,而不是基础架构的全部。就像盖房子需要钢筋,但整栋楼不能全是钢筋一个道理。 最近我看到一些新兴项目已经开始尝试非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方案,比如基于DAG(有向无环图)的技术。这些方案虽然没有区块链那么完美的安全性,但在性能和扩展性上优势明显。这或许才是web3真正需要的方向。 说到底,技术是为需求服务的。咱们搞web3的,是不是该跳出"非区块链不可"的思维定式,多想想用户真正需要什么?毕竟,技术终归是手段,而不是目的。区块链≠去中心化
现实世界的启示
区块链的三难困境
未来的可能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历史性突破:美国GDP数据正式迈入区块链时代
- 数字货币市场暗流涌动:这5个潜力币种或将迎来爆发
- 当山寨币集体掉链子,比特币为何能逆势崛起?
- 当区块链遇上数字经济:一场静悄悄的革命正在上演
- 错过要哭!Paradigm押宝4600万的Web3游戏空投,手把手教你白嫖稀有NFT
- dYdX创始人的心声:我们不只是Cosmos生态的附庸
- 比特币风云录:那些让加密货币圈睡不着觉的热点事件
- 莱特币跌破警戒线:60美元大关还能守住吗?
- 美联储最新研究:RWA代币化正在重塑金融世界
- 重磅!CoinTide豪掷3000万美元升级Filecoin矿机,机构投资者跑步入场
- Bitroo邀友狂欢:分享即赚钱的超值福利
- 投资必修课:搞懂加密货币的买涨和卖跌
- 数字货币市场遭遇过山车行情 比特币失守3.5万关口
- NFT周报:市场寒冬中的那些事儿(10.2-10.8)
- 比特币的十字路口:暴风雨前的宁静预示着什么?
- Moonbeam:跨链世界的隐形冠军,技术如何支撑其野蛮生长?
- 深夜币圈札记:8.13市场观察与生存法则
- 市场大跌如期而至!比特币精准做空500点,以太坊30点稳稳到手
- 跨越区块链鸿沟:解密保障资金安全的五重防线
- DeFi借贷革命:2023年金融科技颠覆者的生存指南
- 搜索
-